2008年8月10日星期日

市區重建社區研究系列 I 深水埗K20-K23項目

http://sspstayplan.wordpress.com/category/%E7%A4%BE%E5%8D%80%E7%A0%94%E7%A9%B6%E5%A0%B1%E5%91%8A/
社區研究報告–研究團隊

市區重建社區研究系列 I

深水埗K20-K23項目

社區研究報告 研究團隊名單

研究員:

陳允中 香港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助理教授

陳劍青 香港浸會大學地理學碩士研究生

批判地理學會



李維怡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兼任導師

研究助理:

羅淑玲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研究員

鍾麗麗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學生

許芷盈 香港理工大學美術及教育設計系畢業生

梁裕民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學生

范滲榆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研究系學生

王曉君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研究系學生

陳巧盈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研究系學生

胡希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及文化研究系學生

葉潔芳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社會科學部學生

陳嘉兒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社會科學部學生

袁智仁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碩士研究生

鄭君儀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媒體管理碩士研究生

黃潔萍 香港浸會大學地理學碩士畢業生

陳穎妍 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學生

梁俊彥 毅進計劃畢業生

Dorathy Tang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學生



2008年3月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零則回應
社區研究報告:摘要Research Abstract

研究摘要


是次研究集中關注香港市區重建與受影響社區之間的關係,希望透過分析自二零零四年起香港房屋協會在「興華街及青山道」K20-K23的重建項目中,受市區重建影響下社區的狀況,探討現今市區重建的策略與模式的社會及經濟意義。

本研究藉著深入訪問十戶生活在受該重建影響的社區人士,並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作息,分析他們的生涯自述,以期能達到三個主要研究目標:

一、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透過探討空間使用、人際關係與經濟運作的狀況以及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來深入分析這個舊區的社區網絡性質;

二、檢討現行整體市區重建政策及其在執行上對街坊生活及社區網絡的影響;

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評估香港的市區重建和社區發展該走的路向。

研究的結果顯示,深水埗K20-K23重建區的內的社區狀況,本來就已非常符合國際社會所定義的可持續發展社區。這個社區本身已包含豐富的經濟和社會活力:舊區的空間和文化本身衍生了一種生活中基本的互助互惠態度、大量無論對社區還是整體社會都有利的無形社區資產(intangible community capital)、面對未可預知情況的自我恢復、調適的活力、強調直接溝通而帶來的小區經濟和多元經濟生態的可能,等等。其生活形態,已具備了如地理學者Whitehead (2007) 所言的「固有可持續性」 (actually existing sustainability)。同時,研究透過比對深水埗K20-K23重建區與當代商業社會生活的特質,發現在現今的彈性資本主義社會中,保育一些具有深厚關係的社區網絡,對整體社會在人文價值和維持社會和諧兩方面,皆具積極和正面的意義。

總括而言,從對這個深水埗K20-K23重 建區的深入研究,我們發現了現行市區重建的核心價值問題,我們建議政府及執行重建當局,重新檢討現行社區之重建方式,對整體社會的意義。同時,對於研究個 案中的受影響社區,許多無法/不願搬遷的人,都是基於無法量化的無形社區資產。故此,以公平而又合乎成本效益作考量的重建執行方式,應是參考以往香港房屋協會執行油麻地重建項目時,建立駿發花園的方式──樓換樓。如此則既保存社區網絡,又免去大量賠償金額,亦減少許多爭抝,這樣才真正保障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Research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renewal policy and practices and the affected communities. Analys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community being affected by the urban renewal projects in Sham Shiu Po, Castle Peak Road/Cheung Wah Street Project;Castle Peak Road/Hing Wah Street Project, Un Chau Street/Hing Wah Street/Castle Peak Road Project, Hing Wah Street/Un Chau Street/Fuk Wing Street Project (K20-K23) undertook by the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on the societal and economical meanings of the current urban renewal policy and strategy.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of the daily livings and analysis of their life’s stories of ten households in the affected community, the research hopes to accomplish three main objectives:-

1.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unity networks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utilization of spa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community..

2.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current urban renew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n the livelihood of the Kaifong (residents) and their community networks.

3. From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ess the ways that urban renewal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should be taken.

Our finding showed that the existing condition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Sham Shui Po K20-K23 Urban Renewal Districts tallie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def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he community contained a diversity of economical and societal energy: the spatial setting and culture of the “old” (developed) district bred reciprocity as the basic bearing of life; a multitude of intangible community capital that benefits the community and society; equipped with self-rehabilitate and re-adjustment capabilities that prepared the community for unknown and unforeseeable event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diversity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small scale economies based on direct communication … etc.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described above is a true practice of “actually existing sustainability” proposed by the geographer Whitehead (2007).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m Shui Po K20-K23 Urban Renewal District and the mainstream commercial life style,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deeply rooted community networks could bring progressive and positive meanings in its development of citizenry value and nourishment of societal harmony in the age of flexible capitalistic society.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in-depth research into the Sham Shui Po K20-K23 Urban Renewal District, we discovered imputable questions in the core value of the current urban renew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We suggest the government and its institutions should re-evaluate urban renewal practice and the value it imposed on the society as a whole. Moreover,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most of the households who cannot afford to or do not wish to be removed because of the unquantifiable and embedded intangible community capital. Therefore, the fair and cost effective equal exchange model of a “flat for a flat” that the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succeed in its Yau Ma Tei urban renewal project — the Prosperous Garden – should be referenced. Only then, we can reach a win-win situation by preservation of the community networks, conserved large fund of compensations and reduced a lot of arguments and disputes. Such exemplary practices will bring better societ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零則回應
社區研究報告-目錄

目錄:

1) 研究背景簡介

2) 研究框架

2.1)文獻綜述 ( 2.1 , 2.2 , 2.3 )

2.2)研究方法

3) 研究範疇一:社區網絡與社會貢獻 ( 3及3.1 )

3.1多層次的人際關係網絡 ( 3及3.1 , 3.1.2 , 3.1.3 , 3.1.4)

3.2「孩子網絡」與「小動物網絡」:創造有生氣的街道生活 ( 3.2 )

3.3無處不在的「社區中心」:誘發自發互惠的空間 ( 3.3 )

3.4分析:社區網絡、貢獻精神及社會學習

3.4.1「禮物性」的互惠經濟系統 ( 3.4分析之3.4.1 )

3.4.2主動參與和互相依存:貢獻與學習作為一種基本生活態度 ( 3.4分析之3.4.2 )

4) 研究範疇二:社區產權用地

4.1社區產權在區內的狀況 ( 4.1 )

4.2分析:

4.2.1社區網絡的空間展示 ( 4.2分析之4.2.1 )

42.2空間使用的信念:「協調」vs「規則」、「使用」vs「交易」( 4.2分析之4.2.2 )

5) 研究範疇三:社區經濟發展的狀況

5.1租金平穩

5.2社區優惠:處處為客戶著想

5.3掌握自己生活的營生模式:自雇者的機會之地

5.4舊區的空間:傳統手工藝業的溫床

5.5無名生意:靠口碑的無形廣告

5.6同業互補多於同業競爭

5.7自發小型環保回收業:慳儉精神與實踐環保

5.8分析

5.8.1錯覺:「經濟轉型」之單一想像

5.8.2一個「盡做」的對話世界vs一個「盡賺」的廣告世界

6) 研究範疇四:市區重建政策的執行與反應

6.1 有關市區重建人員濫權和敷衍塞責的問題

6.2 有關市區重建政策視野短淺、急功近利的問題

6.2.1漠視民間小型商業模式之特性

6.2.2「人人是賊」的錯誤假設

6.2.3漠視社區網絡乃街坊之長期社會資本

6.2.4漠視社區產權作為社區認可貢獻的回饋模式

6.2.5割裂的市區重建政策

6.3 分析:「只會用錢解決問題」與「人人都有個價」的量化思維

7) 綜論:可持續發展.市區重建.社會價值觀

7.1可持續發展:與國際社會接軌

7.1.1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7.1.2研究中的社區原生態已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社區

7.2 彈性資本主義時代中的人倫關係

8) 總結:市區重建的前瞻及個案社區之可持續發展路向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零則回應
1)研究背景簡介
1)研究背景簡介
是次研究集中關注香港市區重建與受影響社區之間的關係,希望透過分析自二零零四年起香港房屋協會在「興華街及青山道」K20-K23的重建項目中,受市區重建影響下社區的狀況,探討現今市區重建的策略與模式之社會及經濟意義。K20-K23項目是前土地發展公司遺留項目,在宣告了重建十多年後,終於2004年由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開展了該項目的重建過程。房協於2005年已獲特首連同行政會議為其在這個項目頒佈《收回土地條例》,正式強行將項目內地權收歸政府所有,而自條例頒佈開始,所有仍未搬走的居民或舖戶(下文統稱「街坊」)已份屬「霸佔官地」,房協可按照需要控告未走之街坊。截至2008年2月,地盆內仍有十七戶街坊未遷出。由十多戶街坊所組成之「深水埗重建關注組」更擬就街坊去向之問題,向政府提出一個以「多贏」和「公平」為原則「留低方案」,建議一個他們認為在時間上是最快捷、財務上可行及可以既留人又開展到重建的方法,令想留在原區的街坊多一個「留低」的選擇。如此更能符合市建局的重建策略中所強調的「保存社區網絡」。截至本研究報告完成,街坊已就方案去信發展局,唯政府及房協仍未就該新方案與街坊會面。
本報告之所以選擇這一個重建區作研究對象,是因為,近年市區重建引起社會關注的多是一些有清楚特色的地區,如喜帖街(灣仔)或波鞋街(旺角),但就很少關注到一些草根階層或中下層聚居的舊區。這些舊區雖沒有清晰的「特色」,卻是一般中至下層市民生活的地方,並由於要服務各種生活需要,而發展出不同行業共生的狀態,是一些很普通,但卻最有「舊區」特色的小社區,最具普遍代表性的舊區。然而,可以想像,其實這些地方才是過去與未來市區重建影響最大的區域,更因其牽涉許多社會裡的中下層的人士,會包含許多弱勢社群,因此,更需要對之多加了解,才能更了解目前市區重建此一社會現象。

img_9458.jpg
本報告將會藉著深入訪問十戶生活在受該次重建影響的社區人士,並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作息,分析他們的生涯自述(life story),以期能達到三個目的:
一、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社區網絡的性質;
二、檢討現行整體市區重建政策及其在執行上對市民生活及社區網絡的影響;
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評估香港的市區重建和社區發展該走的路向。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1個迴響
2)研究框架–2.1文獻綜述之2.1.1
2.1.1關於深水埗K20-K23重建項目的社區研究
基於香港本土研究的缺乏,是次研究難以將有關該社區的文獻作出全面的討論。縱使如此,我們仍可發現有兩類有關社區研究的資料,正在公眾領域上流傳。
第一種是香港房屋協會的對該重建區的簡單描述[1],與及受區議會委託的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學系,一份對深水埗市區重建的研究報告[2]。前者除了提及「受影響居民」、「受影響商戶」兩項數字外,幾乎沒有任何社區資料。後者則從統計數字及民意問卷調查,綜合了重建區內的「人口」及其訴求。這種意見綜合的分析方法,表面上似乎取得社區的總體認識,但卻忽略了一些重建區內居民生活的多樣與靈活的社會關係。這種以家庭及個人為單位的量化研究,容易落入社會科學中「過度原子化」(over-atomization) 的困境,導致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無法呈現,社區空間與市民生活也顯得微不足道。
另一類則是一小部分從民間衍生的紀錄文字,多以記敘生活記憶,從個人故事及藝術圖樣作表現方式。例如許芷盈 (2007) 的《重見‧重建》[3],就是從市民方向出發去理解市區重建的著作。作者仔細觀察重建區內的店舖,透過口述歷史回溯舊區之「舊」,即社區的社會與歷史底蘊。這種有點懷舊的敘述,跟現今市區重建政策有何關係呢? 跟「保存社區網絡」這個辯論有何關係? 這都是仍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以上的文獻反映了香港典型對社區研究的侷限與不足,要不就是太工具性的(市建局或房協出資做的),要不就是太「鄉愁」,無法仔細的分析街坊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凝聚出有社會意涵的社區空間,以及這些空間與整體社會的關係。儘管近年來社會對面臨市區重建下的社區日益關注,但以社區(而非個體),為主要單位的研究還是屬於少數 (例如民間博物館計劃與深水埗區議會合作出版的《小作業大智慧-訪尋深水埗手工業者》[4]和社區文化關注的《技藝行業的危機與轉機》[5])。只有把個體放在社區的歷史脈絡下,才能瞭解重建影響到社區關係的影響的深度,及重新審視政府工具性的理解方式,即把一切社會關係都簡化成「賠償多少」的問題此一做法,是否可以正確處理到市區重建真正的問題。

[1] 內容請參看 香港房屋協會網頁http://www.hkhs.com/chi/wnew/pr_040430.asp, 見於2007. 10. 25.

[2] 見 <深水埗市區重建計劃 賠償及安置評估研究>. ssp.had.pbase.net/ssp_d/chinese/doc/report.of.survey/Urban%20Renewal/UR%20Appraisal.pdf, 見於2007. 10. 25.

[3]許芷盈 (2007) 重見‧重建 香港:三聯書店

[4]民間博物館計劃(策劃) (2007) 小作業大智慧—訪尋深水埗手工業者 香港:深水埗區議會

[5]見http://www.hkcommunities.net/home.php?op=myRSS&type=mcat&id=6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1個迴響
2)研究框架–2.1文獻綜述之2.1.2
2.1.2社區的可持續發展與及社會公平問題
市區重建牽涉社區內大規模的規劃和發展問題,這不只是經濟資源的重新分配,更是社會關係的重組,一群多年的老街坊與老店舖搬離,付得起高租的新居民及新商舖搬進來。這種大規劃的社會與經濟重組是可持續發展最好的方法嗎?涉及社會的資源分配是否公平呢? 環境的設置是否具公義之考慮?同時,現行香港市區重建的模式,除了近一、兩年對大型的多住戶型舊樓作復修協助外,往往是推土機式推倒重來的發展模式,故此,便牽涉及徏置當中大量居民及小型商戶的過程,亦即一個社區的發展橫空切斷,從零開始;而重建發展後,又往往給予發展商謀取大幅利潤的機會。於是,自然引起相當多關於「可持續發展」及「社會公平」的討論。
「可持續發展」及「社會公平」的討論,早在1987年聯合國的《布倫特蘭德報告》(Brundtland Report)此一著名的的可持續發展宣言中,對可持續發展的定議是: 「可持續發展係指做到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之發展」[1]。這裡講的發展 (development) 是指廣義的人類發展 (human development),而非狹義的經濟增長 (economic growth)。正如英國學者所說:「經濟發展是要達到一系列社會目標…(i)個人所經歷的「效益」的進步。「效益」這裡可簡單地理解為『滿意』或『福利』…(ii)維護現有的自由和改進現有自由不充分的地方…(iii)自我尊敬和自我尊重…從這個方面解釋,經濟發展(development)是遠比經濟增長(growth)廣泛的概念」(Pearce, Markandya and Barbier, 1989:29,粗字體為筆者所加)。
自從1980代末開始,可持續發展就廣泛包括三個領域的發展,缺一不可。這三個領域是: 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及社會公平 (social equity)。[2] 意思是,如果只有保護環境,而沒有經濟發展就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即使兼顧了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而沒有照顧社會公平,那麼表示許多人無法分享這個發展成果,也不是可持續發展。不幸的是,發展掛帥 (developmetalist) 國家所謂的可持續發展通常還是過渡偏重經濟成長,偶而做一點「綠化」就交待了「環境保護」。同樣重要的「社會公平」就被忽略了,極少被當成重要的政治議題。(詳見 7.1.1 分析)
可持續發展當然也適用在城市與社區規劃的領域,也是香港政府所聲稱的施政重點。台灣的規劃學者蕭家興就認為:「社區規劃係以人為本,強調人性,故要因應地方文化與社會的差異,特別關照社區中因社會結構性變遷,所造成的資源分配和使用的不公平現象。」(蕭,2002:6)[3]
美國的社區設計師鶴斯特(Hester)說:「環境正義[4]必須引領設計過程。好的設計執著於解決環境的不公,這些不公通常是以可及性低、排外或資源分配不等情況呈現在人們的生活中。」(Hester,1999 :20)[5]
弔詭的是,在香港政府有關市區重建的政策指引──《市區重建策略》[6]中,也提及了要「以人為本」的大方向,作為市區重建局(下稱「市建局」)及其他由市建局處接手的公營機構如房協,的工作指標。政府指明為了:「為 了 解 決 市 區 老 化 的 問 題 , 並 改 善 舊 區 居 民 的 居 住 環 境 , 當 局 於 2000年 7月 制 定 《 市 區 重 建 局 條 例 》 ( 第 563章 ) 成 為 法 例 。」而市建局的首要目標是:「 改 善 市 區 居 民 的 生 活 質 素 。 政 府 既 會 兼 顧 社 會 上 各 方 人 士 的 利 益 與 需 要 , 亦 不 會 犧 牲 任 何 社 群 的 合 法 權 益 。 這 項 政 策 的 目 的 是 減 少 居 住 在 惡 劣 環 境 人 士 的 數 目 。」(《市區重建策略》,第2及第3點)
故此,在下文的分析中,筆者將會以實地考察所得,比對《市區重建策略》中的指標,以及各種有關可持續發展與規劃設計之公共責任問題的論著,去檢視房協在這個深水埗K20-23重建項目內之政策執行,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及「社會公平」的指標。

[1]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來自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CED ),1987年所發表的「布朗特蘭報告」( The Brundtland Report 】。

[2] 皮爾斯、馬肯亞、巴比爾 (1996)綠色經濟的藍圖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   蕭家興 (2002) 社區規劃學 台灣:唐山出版社

[4] 環境正義是環境保護及社會公平是不可分割的。在社區規劃及設計上必須兼顧環境保護及社會公平的。

[5]  Hester, R.T. Jr., (張聖琳.譯)(1999)造坊有理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6]  發展局網頁──市區重建策略:http://www.devb-plb.gov.hk/chi/policy/urs.htm見於2008. 3.13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零則回應
2)研究框架–2.1文獻綜述之2.1.3
2.1.3宏觀的當代政治經濟學及社會學分析
縱觀近五年,社會對市區重建的反響,除了支持政府主導的推土機式重建之外,最強烈而又能引起社會回應的反對聲音來自兩種論述:一種是關於建築物/古蹟保存的;另一種是關於《市區重建策略》的重建主要目標:「保存區內居民的社區網絡」(《市區重建策略》,第5點i項)。
關於第一種反對聲音,關心的是舊的建築物。發展局近來已對此作出反應,大力進行耳目一新的「歷史伙伴計劃」,以圖一改過往由上而下的作風,邀請民間團體一起來營運舊的建築物。跟推土機式的重建比較,這種保留舊建築物的方式算是一種進步。可是,到底什麼舊建築物值得保留,那些不值得保留,最終決定權還是緊握在政府手中。只有政府認為值得保留的才會獲得保留,政府決定拆的,無論民間聲音有多大,都留不住。如去年的利東街中段唐樓、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的拆除。同時,經政府精挑細選的幾棟無人建築物,其實也非重建的爭議所在,並非真正面應重建的社會問題。
第二種反對聲音,關心的是原區居民,及他們在社區的各種社會、文化、經濟等的元素。不幸的是,政府至今沒有對「保存區內居民的社區網絡」做出任何具體措施,至於何謂「保存」、何謂「社區網絡」沒有清楚指明,因此引起很大的爭議。
觀察到這批小商戶對社區網絡之強調,筆者便注意觀察了他們的各種日常生活作息、關於要求留在原區生活的行動,以及對自己的生涯自述。從中,筆者見到及聽到他們極力強調社區內的人倫關係的重要性,當筆者將他們的生活方式放在整個當代政治經濟分析中,才開始了解到這種對人倫關係之強調的社會學意義。
在2005年,由香港城市大學與加拿大Laurentian大學的學者合作的調查報告則指出,在市區更新的過程中,住屋環境因素
(housing-rel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包括環境質素、鄰舍及社區,對生活質素(Quality of Life)有強烈的影響,而這些又復影響了對地方的歸屬感(place belonging)。三位學者指出,這些都是市區更新過程中,在環境心理學方面最重要的因素。[1](值得注意的是,這三位學者之中的一位甘教授,是深水埗區議會的增選委員。)
法國社會學家得雪圖(de Certeau)有一個「街/坊」(quartier/district)概念,頗能指涉到一個小社區內這種互相依存,及其對社區成員及對社會的重要性。「街/坊」亦即是「社會的弱勢者(大眾)在城市場所裡開創自己的場域(Space)…每一天,在同一個空間的互相參與中,大家實現了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也很明顯地在這實質的生活中熟悉了周遭的環境,找尋到人與物並存的契機,在過中控制/駕馭到正在生活的空間,更繼而在這種重複的穩定中找到了自己的認同(identity)。」(郭,1996:96)[2] 當人們可以從所屬社區找到自己的認同,社會才有了趨向和諧穩定的基礎。
紐約大學及倫敦經濟學院的教授施尼特(Sennett)在他的經典著作《職場啟示錄》(1999)中,對當代「彈性資本主義」(flexible capitalism)社會為人倫關係、個人自我價值感及所帶來的危機,極為擔憂。施尼特並認為,維繫社區,是這種氛圍下對人至為重要的[3]。在理工大學設計系的郭恩慈教授於1996年所編《影像啟示錄》[4]中,多位學者都同樣對香港現代都市的各種設計,其所意味的人際關係割裂與疏離,表達了深切的關注。
沿著2.1.1所提供的社區背景,以及2.1.2所討論的學理路徑,2.1.3這部份的文獻將協助研究到達更深的層次,最後探討在當代香港社會的環境下,以可持續發展和公平為原則,深水埗K20-23這個項目的可能發展方向。

[1] Ng, S.H., Kam, P.K., Pong, W.M. (2005) “People Living in Ageing Buildings: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Sense of Belong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5 (2005:347-360)

[2]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及 郭恩慈(編) (199 8) 香港空間製作 香港:Crabs Company Limited

[3]施尼特,R. (1999) (黃維玲.譯) 職場啟示錄 台灣:時報出版社

[4]郭恩慈 (1996) 《街坊—庶民生活的心靈堡疊》 影像啟示錄 (郭恩慈編) 香港 : 奔向明日工作室有限公司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零則回應
2) 研究框架-2.2研究方法
2.2 研究方法
是次社區研究的對象,是一群面臨市區重建,生活在深水埗K20-K23中的街坊。我們在去年十月開始,著手進行田野研究工作,組織了一個研究隊伍進入K20-K23的社區,為十個相關小商戶作深入的定性訪問,並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作息,了解這個社區的生態。研究希望透過研究員的觀察,比對社區人士對日常生活的自我表述及對自己的生涯自述,將許多隱性的社區特徵一一呈現出來,補充單純以數據或印象來理解社區的方法之不足。
直至今年二月,所有訪問個案的工作已告完成,訪問的街坊包括了「新忠花店」的黃先生、「大眾膠輪」的周先生、「富貴城電子遊戲機中心」的楊先生、「蘇記茶莊」的蘇先生、「友聯電器」的黎先生、「哨牙林補車呔」的林先生、「金泰汽車」的李先生、經營菜檔的羅小姐、「潘拾園藝」的潘伯及「朱記報紙檔」朱小姐。
本社區研究,不僅只描繪當下社區的面貌,並會研究社區如何受市區重建影響。根據這項研究的三大項目標,我們將研究的範疇定為六項如下:
目標一)以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現有社區網絡的性質。
相關研究範疇:社區網絡與社會貢獻(社區裡最被強調的生活特色)、社區產權空間(因社區網絡這種特色而衍生出來的空間使用狀況);以及社區經濟發展狀況(社區內小本經營業者的發展狀況);
目標二)檢討現行整體市區重建政策及其在執行上對市民生活及社區網絡的影響。
相關研究範疇:市區重建政策的執行與反應(受影響戶對房協程序的接受程度、應付方式,其應付方法所包含的意識形態信念,與及整個市區重建政策在執行上的意識形態信念,並分析兩者之間的差距,與及這種差距所包含的社會學意義);
目標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探討該社區的替代性發展模式。
相關研究範疇:可持續發展.市區重建.社會價值觀(綜合分析以上四個範疇的資料,以可持續發展和公平為原則,去探討深水埗K20-23這個項目,同時符合「社會公義」和「發展」的要求的可能性。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零則回應
3) 研究範疇一:社區網絡與社會貢獻3及3.1
3) 研究範疇一:社區網絡與社會貢獻
社區網絡有三大元素。人、物、場所。
3.1 多層次的人際關係網絡
3.1.1商戶的客戶網絡: 扎根社區,服務全港
深水埗K20-K23的商戶網絡,主要有兩個層次。這些商戶的網絡都能覆蓋「全港」及「地區」,其「本土性」很強。網絡會視乎不同的行業特性而存在差異,業務聯繫可能會偏重「全港性」或「地區性」,但是大部份的商戶也具備兩種層次的網絡。
訪問裡的蘇記茶莊,則體現了這兩種網絡層次同時複疊的情況。戶主蘇先生表示,鄰近蘇屋邨街坊、舊區裡的街坊、與及這些鄰里的第二、三代人,都會來買茶葉。同時,附近為的士交更地點之一、又正當數個巴士站旁,其實,由於交通方便,不少交通工具的司機和乘客都是蘇記的客源。至於三間車房,其客戶更是遍佈全港,有社區的街坊做客人(林先生與周先生都不約而同提到一些小朋友長大後,買了車,會特地來光顧他們);也有全港性的客人,包括各種輕型客貨運車或大型貨車都有。

三月 28, 2008 發文者為 sspstayplan | 社區研究報告 | 深水埗重建區k20-23 留低方案 林鄭月娥 | 零則回應
3) 研究範疇一:社區網絡與社會貢獻3.1.2
3.1.2商戶與區內客戶網絡: 社區認同的支撐點
同時,這兒的商戶不單「全港性」或「地區性」並置,更在地區的層次,與客戶有深刻的聯繫。在這個社區裡,許多店舖都不只把買家當作「顧客」,顧客也不全把商戶當成商戶。商戶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有多於純粹的金錢買賣性質,而添加了互惠互助的成份。
例如富貴城電子遊戲機中心,其大部份的顧客是區內的年輕人,同時,還有一群住在樓上的成年人,習慣每天到富貴城打機和跟楊生聊天,楊先生描述:「他們是常客,像飲慣了奶茶一般,每天定時定候會來富貴城。」由於楊先生熟習遊戲的玩法,有時要「連機」時,他都需要提供「戥腳」的服務,與顧客聯手應戰。故,除了老闆的身份外,楊先生更是顧客的「機友」。另外,楊先生也笑說有些年青人(有時是兄弟,有時是朋友),在店內打機有時會不服輸,繼而口角,如果他在場,就會以長輩的身份去調停。
又如朱記報紙檔的朱小姐,她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在這個從爺爺開始的檔口處幫忙生計,樓上樓上,不過都是她的「叔叔」、「阿姨」,與她同齡的,都可謂一起長大。她們三兄妹現時廿四小時通宵,朱小姐又當通宵更,看檔之餘,其實為社區看守著街道,無形中做了街道的「看更」。同時,由於許多人都認識她,而朱小姐為人又比較細心及樂於助人,故此,有些街坊遇上不開心的事,如失戀、家庭糾紛等都會來與朱小姐聊天,並尋求她的意見,於是,無形中,她為這個社區的人際關係調和作出貢獻,是街道上24 小時的業餘輔導員。
再如友聯電器的黎先生,他雖是做電器維修等生意,但有老人家中電器壞了,拿來給他,他就會免費修理,對於街坊家中的小維修,他也樂意免費幫忙,故社區中許多人與他有良好關係。又不時見他小小的舖面有街坊坐著,一起看電視或聊天,重建後失散了的街坊會來友聯問失散的街坊的消息。黎先生是活生生的社區聯絡簿及資訊中心,還有長者家居服務站,默默地維繫著社區內外的人際關係。
還有大眾膠輪的周先生,他做有關車的行業做了幾十年,又愛車如命,所以也交到一些「車痴」的朋友,故此,也就多了兩部名車在店中「坐陣」:一部白色老爺車MG,車牌1951亦是出廠年份,和一部黃色開蓬MINI 。兩架名貴的車子是由另一位已過身的「車痴」朋友轉讓給周先生的,而他就長期把兩部愛將放在店中坐陣。又常因為有兩架名駒在店中,讓路過的街客另眼相看,知道店裡是懂車之人,也會放心讓他們修理車軚。女兒們小時都經常逗留在店舖中,做功課吃飯等都在店中解決。女兒們小時候會在街上與其他街坊的孩子們玩超級大的「跳飛機」遊戲,有時見到樓上視力不好的老人家下來,周先生夫婦會叫女兒帶著老人家過馬路。孩子們就在這種社區生活中長大,到大女兒結婚時,就是用黃色開蓬MINI做花車,二女兒結婚時,就用白色MG老爺車來做花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