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觀塘重建戶指收購價難在同區買等價物業

觀塘重建戶指收購價難在同區買等價物業
http://www.hkatvnews.com/v3/share_out/_content/2009/03/28/atvnews_127732.html
2009-03-28

有觀塘重建戶表示,市建局開出的收購價難以在同區找回價值和面積相等的物業居住,部分業主需要選擇較舊的單位,甚至要補錢才能買到單位。

謝女士近期不斷前往看樓,她那三百呎自住物業如果出售給市建局,可以拿回二百二十萬元,但原來這個價錢在同區買不到七年樓齡的樓:「好似月華街四十二年樓齡四百呎賣二百萬,莫非整筆錢用光,但又要維修又要裝修,又說改善我們的環境,但其實用錢買舊樓。」

市建局用實用面積每呎五千九百三十七元來收購,市場一般用建築面積計,即是大約四千五百元。有地產代理表示,同區多數物業呎價少過四千元,單看呎價以為重建戶可以買到樓,但事實上並不是。

以同區的麗港城為例,呎價雖然三千八百元左右,但因為最小單位都要六百多呎,入場費起碼二百五十萬元。地產代理表示,近期買到樓的觀塘重建戶多數要自己再補錢或者做按揭:「他們收到金額介乎六、七十萬元,或者百多、二百萬不等...不想做按揭,可能只能選擇面積較細,樓齡高的大型屋苑可以做按揭,買到二百至三百萬的物業。」

地產代理表示,觀塘重建戶看樓的人多,真正買樓的人少,因為大部分重建戶是長者或者低收入人士,多數都想直接用這筆錢「樓換樓」。

部分觀塘重建計劃業主不滿政府收購價

http://www.hkatvnews.com/v3/share_out/_content/2009/03/28/atvnews_127731.html
2009-03-30 星期一 室外溫度: 19 oC










部分觀塘重建計劃業主不滿政府收購價

2009-03-28



全港最大規模的重建項目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三個月收購期將於星期一屆滿,超過八成住戶已接受收購。

但部分業主就不滿市建局無理扣減收購金額,拒絕接受收購:「扣我八十多萬呀。」胡小姐很激動,原因是觀塘這個自住物業被市建局評定為空置單位。近五百呎單位,如果自住收購價是二百八十多萬元,但如果是空置,收購價就只有二百萬元:「他(市建局)冤枉我這裡空置,其實這裡我是自住的...我不斷去信給他,他帶我遊花園,我叫他講出理據出來,他又說不出。」

而王小姐的單位就懷疑面積計少了,她找測量師依屋宇署圖則計算,和市建局所計的相差三呎,即是收購價少了一萬八千元:「我覺得好悲哀,不應作為公營機構,少少錢你都不放過,諸多留難。」

觀塘重建區由業主組成的大聯盟估計,一千多個住戶中有三百戶收購價少了,大聯盟說其中一百戶是自住,被評定為空置單位,另外二百戶面積計少了。

大聯盟調查一百個住戶,自住被評為空置後,每戶收購價少四十萬至一百萬,推算市建局慳回大約七千萬元。至於面積計少了,業主找的測量師指有十戶被市建局計少了百多呎,即是每戶收購價少了近一百萬,這些個案最後都爭取回合理價,但其餘呎數相差少些就爭取不到。有住戶堅持爭取到底:「不拿回應有的東西,他打死都不會走,就算抬他走,他一定會抗爭到底。」

觀塘重建計劃收購期月底屆滿,市建局強調進展順利,超過八成住戶已向市建局出售物業。

市建局:已收購觀塘市中心66%重建項目,涉1088個物業業權

市建局:已收購觀塘市中心66%重建項目,涉1088個物業業權
3月 30日 星期一 19:16 更新
http://hk.biz.yahoo.com/090330/239/3bgth.html
《經濟通通訊社30日專訊》市建局表示,至今已經收購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中的1088個物業業權,即佔1657個總業權數目中約66%。

去年12月29日提出的收購建議於今日屆滿,至於仍未出售物業給市建局的業主,當局會按其個別情況,與有關業主商討。(sh)

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指觀塘重建收購津貼少

指觀塘重建收購津貼少
退休銀行高層申請覆核 2009年3月27日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90327/gba3.htm
【明報專訊】退休銀行高層窺準觀塘市中心物業潛在價值,早於1990年代購入4間物業。市建局去年底以178萬元收購他名下其中一物業,由於該物業屬空置,他只獲一半自置居所津貼,他指市建局應根據98年市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的收購準則,全數給予津貼, 日前入稟申請司法覆核。

申請人黃慶江(56歲)表示,其名下位於仁愛圍華義樓的400多呎單位,早年以每月4500元出租,至98年空置。市建局去年12月提出收購該單位,當中包括約82萬多元、即半數自置居所補助津貼。

黃認為市建局應發放全數津貼,理由是當年《土地發展公司條例》廢除時清楚列明,市建局需要繼續執行前土發公司的權力和職責;而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早於97年提出,並於98年定下空置單位可獲全數津貼的規定。

黃多次去信市建局反映事件,惟對方回覆表示,計算自置居所津貼及補助津貼的基準,不論有關項目是根據《市建局條例》或《土發公司條例》實施,都應依循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01年3月定下的標準(即空置單位只獲一半津貼),又指有關重建計劃程序未完成前,土發公司已解散。

黃直言,是次入稟是孤軍作戰,因約八成街坊已接受收購,另一些卻只單純希望從市建局的「遊戲規則」內爭取更多,令他感到悲哀,他希望爭取公義,指出市建局違反「遊戲規則」。他笑言已作最壞打算,假如官司輸掉,有可能被追討巨額律師費,幸好他太太一直很支持他。市建局未有就訴訟回應。

【入稟編號︰HCAL34/09】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重建賠償倡小舖鬆財團緊 自住物業研按居住期發津貼

重建賠償倡小舖鬆財團緊 自住物業研按居住期發津貼
(明報)3月25日 星期三 09:55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324/4/bc2o.html
【明報專訊】市區重建 局正就為期兩年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草擬建議書,據悉,局方初步發現有大型機構和連鎖店自置舊區大型舖位經營,收購時隨時可獲逾千萬元自用物業津貼,正研究重組賠償政策,引入上限避免優待財團,同時放寬小商戶特惠津貼,加強保障「樓梯底」商戶和老字號在原區繼續經營,維繫社區。

另外,市建局 亦會研究重整自住住宅業主賠償機制,其中一方案為引入以居住年期為基礎的特惠津貼,住得愈長津貼愈多,讓老街坊持更多賠償金,但仍待進一步討論。

近年市區重建常被批評破壞舊區商戶經營環境,因市區地舖空置率極低,商戶難找新舖繼續經營,且小商戶舖位一般較細,賠償金杯水車薪,難與同區商戶競爭。

加津貼下限 增小商戶競爭力

根據市建局現行政策(見表),合資格的自用商舖業主除可獲市價收購,亦會獲發相當於交吉價35%或應課差餉 租值4倍的自用津貼,以較高者為準;經營商戶無論是業主或者租戶,亦可按經營年期獲發「特惠營商津貼」,每經營一年便得應課差餉租值10%,上限50萬元,最低7萬元。

據悉,市建局在過去多宗商舖賠償中,發現小商戶賠償未必足夠在原區重置舖位,有樓梯底商戶便僅得數百萬賠償。但市建局又發現,50萬元營商津貼上限「太緊」,大多商戶輕易取盡,老商戶卻優惠不足。消息指出,這類針對小商戶的營商津貼,可考慮在檢討《市區重建策略》時提出放寬,令老商戶在重建搬遷時加強競爭力,維持原區經營。

市建局同時發現,有連鎖店和銀行等在舊區購買物業自用,例如在收購洗衣街項目時,便有運動連鎖店的自用舖位獲數百萬元津貼,而收購觀塘裕民坊匯豐銀行 分行物業時,亦可能要提出億元市值收購價,再額外提供約4000萬元自用津貼。

消息人士說﹕「一間大型商舖市值高昂,若有舖位市值3億,便再撥1億自用津貼,未免太優待大機構。」消息透露,市建局向大型商舖業主或財團提供大額津貼,以公帑角度可算太優待,津貼上限或可收緊,但暫時未有細節和定案,一切留待《策略》完成檢討時再落實,而目前根據現政策推行的重建項目,絕不受影響。

議員反對降大戶津貼上限

身兼市建局非執行董事的立法會 議員涂謹申 贊成提高小商戶的津貼下限,保證他們有足夠賠償搬遷,但不贊成為大型商舖設津貼上限,影響計算賠償的客觀性。他認同,舊區商舖供應稀少,「隨時40間舖要收購搬遷,要爭同區3間吉舖」,但要做到完善「舖換舖」安排有難度。

中原地產 商舖部董事黃偉基指出,老商戶多經營夕陽行業,若無法覓得舖位,可考慮政府街市的乾貨檔,以較低租金繼續經營。

明報記者 賴偉家

觀塘匯豐料獲4000萬津貼

觀塘匯豐料獲4000萬津貼
(明報)3月25日 星期三 09:55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324/4/bc2o.html【明報專訊】市建局 的自用商舖津貼,原意是協助小商戶搬遷、重新經營,但除了經營數十年的老字號小商戶受惠,原來有連鎖大戶也屬自用業主,其中觀塘裕民坊1號經營逾20年的匯豐銀行 分行,除可獲逾億元市價收購,估計也可獲4000萬自用津貼。

自市建局去年底公布收購觀塘市中心後,部分業主已出售手上舖位,據土地註冊處 資料,裕民坊4號地舖3月初以4281萬元出售,以面積約1200平方呎計算,呎價約3.6萬元。

據悉,市建局正密切與其他商舖業主接觸,達成交易,但發現有舖位由大機構持有,變相將優厚津貼贈予財團。如裕民坊1號大廈,匯豐銀行早於1981年購入自用,據差餉 物業估價署的估價冊資料,該舖位包括地庫及樓上3層,差餉租值達1080萬元。由於該舖位連地庫有4層樓面,每層面積逾5000平方呎,即使以實用面積計算,總收購市價可逾億元。另一方面,匯豐可享受最高4倍差餉租值,即估計達4000萬元的自用津貼,另加50萬元特惠營商津貼,盡取優厚賠償。

類似情况也出現在洗衣街項目,如花園街一幢舊樓的地舖由一間連鎖運動店持有經營,市建局除以9000萬元市價收購樓宇,亦要斥資數百萬元提供自用津貼。

中原地產 商舖部董事黃偉基指出,舊區內約一成屬自用業主,除了經營數十年的老字號、「樓梯底」的鐘表修理店,也有銀行和大型連鎖店購入單位作長期營運,避免年年加租。他認為市建局收購政策一向客觀透明,對大機構亦應一視同仁,不應刻意扣減津貼。